新聞中心
全球開啟上游原材料“卡位戰”
發布時間: 2021-4-23
新能源汽車發展確定性趨勢下,出于供應保障、價格維穩以及增強競爭話語權等原因,電池、材料、主機廠的頭部企業掌控上游資源已是勢在必行。維穩上游材料供應及價格波動,全球動力電池、材料及整車的頭部企業上游原材料“卡位戰”愈演愈烈。
4月10日,寧德時代與洛陽鉬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前者旗下公司香港邦普時代以總價1.375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9億元)獲得后者全資子公司KFM控股25%股權,KFM控股持有位于剛果(金)的 Kisanfu銅鈷礦95%的權益。
緊接著4月13日,比亞迪旗下供應鏈公司與融捷鋰業簽署3億元鋰鹽銷售合同,履行時間為2021年,本年度累計簽署鋰鹽銷售金額達4億元。今年合作已發生金額已達到去年總發生金額的51倍。
也僅僅在上個月,國軒高科與宜春經開區簽署投資合作協議,擬建設宜春鋰電產業園項目,包括碳酸鋰資源的提取、加工與應用,并同步推進鋰電池的研發與制造等產業化項目,一期力爭2022年底前建成投產。
毋庸置疑,通過自行投資、兼并購、長單鎖定等合作模式加深上游材料布局,已經成為電池企業掌控上游核心資源的重要手段。